延圣院在甪直西南郊,陈湖(澄湖)边的碛砂咀上。创建于梁代(公元502年-556年)中期,晚建于甪直保圣寺(公元503年)几十年。“延圣”是延伸了保圣香火的意思。
延圣院地理环境独特。院南咫尺是烟波浩渺的陈湖;院西是宽阔的碛砂江,是陈湖东南船舶来苏州的最捷水路。陈湖南北长24里,东西长18里。无风无浪时光亮澈透,怡然醉人;风急浪高时扼帆吞船,险象环生。延圣院中和尚相继,他们都有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图”的信念。凡遇陈湖中有落水人就前去营救,再险不辞。
一日,陈湖突起风云,倾刻风暴浪涌。湖心有一官船被掀翻。船上飞出二只白鹤,直向延圣院飞来,停在院中经幢上,苦苦哀叫,嘴点湖心。院僧见白鹤飞来,以为是瑞兆。朝鹤嘴方向湖中一看,一船翻于水面,船边有数人在挥手呼救,疾驶湖心。
奄奄一息的八人被营救到院安顿,熬姜汤,煮莲子粥服侍他们。待八人醒来,问明事由。原来此八人中五人是一家人,为父、母、儿、媳、孙,长者名叫姚如山。另三人是船夫。姚家是当时苏州府府台的亲家。他们前往松江白鹤镇探亲。回来时,亲戚送他们二只白鹤。谁知湖中突遇旋风,翻船落水。
在院僧的热心照顾下,第二天,落水八人身体恢复。院边停放着从湖中拖回的失事船,已被整顿如常。八人感恩不迭。姚如山跪叩拜:“众僧之恩,当以重报。” 姚家起程回苏。
时隔三日,延圣院码头上停靠一艘豪华官船。船上走下一班人马,吹吹打打,旌旗猎猎,爆竹脆响。苏州府台亲自带着亲家前来送匾。众僧大悦,急急招待,迎至大堂。大堂气氛热烈而庄重。揭开红绸遮掩的大匾,上书:“普救众生”。院持跪谢接匾。众僧念经以贺。一堂经声、一堂明烛,一堂感恩。
接匾结束,院持迎府台到雅室品茗。
府台:“感恩贵院,搭救我亲家全家和船夫。送匾以张贵院之义举。赠白银五百两以谢。”
院持:“谢府台大人。这五百两银万万不能收下,否则,我救众人,以钱为之,佛祖不应的。望大人收回。”
府台:“仅此一匾,难谢救命之恩,有失本府情面,被人说寒酸,收下无妨。”
院持:“若大人定要送此银两,我看此法如何?你将银两带回,为本院打造一艘救命船,以替代院内的小船。小船不能逆风而上,风浪过大也难自保,故仍有落水者无法搭救而溺亡。”
府台:“此法可行。本府回去后叫人精心设计打造救命船一艘,赠给贵院。”
三个月后,一艘精打细造的救命船驶到延圣院码头。大船用整支圆彬木作架。船舱平宽,底舱是全封闭的,就是翻船也不会沉船。船舷四周装有铜质扶手,便利船上人和落水人抓住扶手抵御风浪。安置大、小风帆二桅。船头、尾各安大橹两支。船舷两侧各大划桨四支。确保顺风可行,逆水可上。船上配十六条粗棕索。救护人腰系棕索入水救人,安全可靠。
从僧围船而观,啧啧称赞。院持唤回众僧,入大雄宝殿做谢恩道场,回谢苏州府台。
苏州府在打造救命船的同时,派人私访延圣院附近农村。得知,院僧每年要救起落水人二、三十人。捞起溺亡死尸数十具,为死者买棺搁置后冷厝。凡有认领就奉送棺木。长久无人领尸者,则安葬院西墓地。
苏州府疳延圣院的义举奏章当时武(则天)周皇帝。武则天阅奏后,下旨“延圣院众僧,好行四乡,积善积德。赏金五百两,以贴佛身、扩建寺院之费。”
武则天的圣旨原藏于延圣院中,为院之一宝。